最近要去龍巖武平縣出差,總結一些景區,辦案之余可以約上當地律師過去走走。
1、龍硿洞
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距龍巖城區48公里漳平城區60公里。景區內群山環抱、峰巒疊翠、景色秀麗,形成了3億年前的龍崆古洞,洞內空間寬敞,有8個大廳,16個支洞,深達3.3公里,5.4萬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層,層層疊疊、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水中有洞、鐘乳交錯,溪泉汩汩,洞內奇異絢麗的石象、石蛇、石蛙、石鐘等景觀,千姿百態、玲瓏剔透,撲朔迷離,是個天然大迷宮。龍崆洞四周群山環抱,蒼松挺拔,修竹成林,云海飄渺,是原野型溶洞山林風景區。洞深2000余米,最高處50米,有上中下三層,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景物奇異,空氣清新。進入洞內,有一前洞,可納五十余人,宛如休息廳。進入三仙門后,石床、石象、古猴、石鷹、石蛇、石蛙等景觀,玲瓏滿目,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大的是觀音洞,洞景開闊,可納千人,一尊鐘乳石觀音,婷婷立于石壁之上,右有白須齊胸的太上老君,左有揚的石馬,后有煉丹爐和水簾洞及長達300余米的地下河,主洞中央兩牛臥于一汪清水之中,層層梯田,形成一幅秀麗的農家景色。
2、天宮山
3、永定客家土樓
4、龍湖
龍湖是福建省棉花灘水電站水庫,福建省第二大人工湖。位于永定縣西部龍湖日落、汀江下游。東龍湖臨仙師鄉,西接洪山鄉、峰市鎮,北為上杭縣稔田鎮、下都鄉,南為電站水庫大壩。該湖為青山所環抱,湖中有數十個小島,與湖邊巍峨的王壽山相輝映成為一大旅游景觀。有游船公司、餐館、旅游等服務設施。發展水產養殖,建有網箱養魚場。有環湖公路通永定,龍(巖)梅(州)鐵路從湖邊經過,設有仙師火車站。
5、長汀古城
6、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福建省長汀縣汀州鎮兆征路41號。該址宋代為汀州禁軍署地,元代為汀州衛署址,明、清兩代辟為試院,是汀州歷史極具象征意義的一處古跡。1932年3月18日,福建省第一次工農兵代表大會在此隆重召開,中共福建省委、團省委和工農群眾團體代表100余名代表參加了大會。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派代表任弼時出席并指導大會。張鼎丞主持大會。大會通過了《土地問題》、《實行勞動問題》等一系列重要決議和宣言,正式宣告成立福建省蘇維埃政府。對面就是長汀縣古城門(城墻)汀州三元閣。院內有唐代雙柏樹、龍山書院、朱子祠等,為庭院式土木結構廂房,占地面積11370平方米。
7、古田鎮
古田鎮隸屬于福建省龍巖市上杭縣,位于上杭縣東北部、梅花山南麓,地處新羅、上杭、連城三縣(區)結合部。全鎮面積227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1991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突破億元,率先成為全國革命老區第一個億元鎮。相傳,古田的得名是因境內五龍村有一丘田為古代最早開辟而得名。古田鎮是著名的“古田會議”會址所在地,又是梅花山AAAA級自然保護區所在地。入選2003年建設部和文物局評選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第一批)名單。古田鎮政府所在地為古田鎮八甲村,319國道、龍長高速公路、贛龍鐵路縱貫全鎮。古田鎮憑借“古田會議“和梅花山自然保護區,以及境內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自然環境,著力開發旅游產業,擁有革命文化旅游資源,擁有大型的陳列館,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古田會議會址為核心的“紅色旅游”已成為福建省八大旅游品牌之一。
8、上杭文廟
又稱孔廟,學宮,位于福建省上杭縣城區軸心,即解放路東段。據乾隆版《上杭縣志》記載,該廟始建于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后因毀于水或壞于蟻,于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在原地重建,原占地8713平方米,以大成殿為中心,分前、中、后三門,殿前建東、西兩廡和名宦祠、鄉賢祠、戟門、泮池、欞星門、殿后建明倫堂、崇圣殿,左右還有尊經閣、教諭署、紫陽書院、周公書院、入圣第一門及四齋五祠等二十多座美輪美奐,金碧輝煌的門、廊、殿、閣,技藝精湛,宏偉壯觀,是我省保存較完整、最具特色的文廟,成為杭邑歷代文人雅士尊孔祭孔、弘揚儒學、祈求功名、聚文會友的高雅圣地。
9、梁野山
坐落于閩、粵、贛結合部的武平縣境內,山系屬武夷山脈最南端,是武夷山脈的最南端與廣東南嶺山脈東頭的交會點,面積達14365公頃。最高峰梁山頂古母石,海拔達1538.40米,為武平第一高峰。梁野山,俗稱梁山頂,自古以來就是武平的象征,被譽為“梁野仙山”,居“武平八大景”之冠,地處武平縣城東北部,永平、中堡、武東、城廂四鄉鎮結合部,為武夷山脈的最南端與廣東南嶺山脈最北端的交匯點。海拔1538.4米,為武平最高峰。梁野山山體雄渾,山水相依,風景優美,有不少的名勝古跡,有峽谷、險峰、絕壁、深潭、溪流、怪石、密林等多種最觀,有大小瀑布30多處,姿態各異,風光險絕,綿延近十里,峽谷兩邊時而密林遮日,時而斷崖林立,令人嘆為觀止。最高處的古母石,立于山頂,看似搖搖欲墜而歷千百年來不墜,其險狀見者無不心驚。梁野山的泉水和地下水從山腳到山頂均有分布,是閩粵贛交界地區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汀江、梅江的重要源頭之一,養育著全縣70%的人口。
10、汾水瀑布
位于福建省武平縣城東南面的城廂鄉 汾水村 臘石岌 棟山腰、瀑布分別由一個約20米高和一個約8米高的瀑布組成,均為垂直飛落。臘石岌一帶闊葉林面積廣闊,保持完整,生態環境極為原始。瀑布高20米。
11、冠豸山
12、客家大宅門
位于福建省連城縣南部的芷溪,福建省第二批歷史文化名村、第五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明清以來,芷溪先民先后建了74座古宗祠,138幢古民居,這些規模宏大的明清時期建筑,被客家研究人士譽為“客家大宅門”。這些古建筑除一部分是專門作祭祖聯宗用外,其他都是祠居合一的復合型建筑,普遍采用客家地區“九廳十八井”結構布局建造,門廬威嚴,庭院舒暢,雕梁畫棟,飛檐翹角,雄偉壯觀,氣勢恢宏,美輪美奐。這些建筑設計科學,實用性極強。宗祠門窗眾多、空氣對流較好。加上合理的天井,通風采光良好,熱天不覺悶熱,雨天不潮濕。與此同時,古宗祠在設計上還兼顧了防火與實用。宗祠內有月池、水井,圍墻外水溝環繞,常年有從村外引來的溪水流過。這些設置既利洗滌排污,又利蓄水救火。月池還可種植荷花以供觀賞。
13、漳平天臺國家森林公園
2004年12月經國家林業局正式批準命名,總面積3987.4公頃,分天臺山、大涵溪、紫云洞山及九鵬溪四大景區。森林公園內的植物資源豐富,野生動物資源種類繁多,現有各類植物197科1300余種。境內雙洋鎮為古寧洋縣治所在地,是省級歷史文化名鎮,有眾多名勝古跡。天臺山所在地——赤水鎮香寮村是明代航海家王景弘的故里,其壯舉已被福建省教委收入初中鄉土教材。位于漳平市南洋鄉,從雙洋鎮以下可通舟楫,沿溪兩岸群峰夾峙,激蕩回瀾,懸流曲折,林木蔥郁。秋冬季節,更有珍稀候鳥鴛鴦嬉戲水面。明崇禎元年(l628 年)及三年 ,徐霞客兩次從永安縣入境,乘木船泛流而下。經歷了寧洋溪的三處險灘 ,驚嘆 “寧洋之溪,懸流迅急,十倍建溪”,并比歐洲人早100年得出&34;的流速與流程成反比例的科學論斷。
14、永福櫻花園
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漳平市永福鎮后盂村的茶園和李莊村的臺緣山莊。永福櫻花品種主要有中國紅、緋寒櫻、云南櫻、染井吉野櫻、牡丹櫻、福建山櫻等,品種多達42個。花期大約在每年1月下旬到3月中旬,櫻花節一個品種接著一個品種開。 第一波盛開的主要是紅色的緋寒纓、中國紅、霧色櫻、八重櫻、牡丹櫻;第二波盛開的主要是粉色的云南櫻和白色的染井吉野櫻;第三波盛開的將是粉色的松月櫻、關山櫻、普賢象櫻、御帝吉野櫻等。永福鎮,是全國有名的花鄉。“大陸阿里山”永福鎮位于高山盆地,山清水秀,素有“高山花園”和“小廬山”之美譽,是全國最大的高山烏龍茶生產基地、海峽兩岸最大的杜鵑花生產基地。境內峰巒疊嶂,溪流密布,鄉村田園風光秀美,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永福的氣候環境很適合種植櫻花,來此賞櫻,空氣清新怡人,環境賞心悅目,如入世外桃源。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m.mujiusi.com/gonglue/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