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小浪底風景區群山疊翠,水天一色
去黃河小浪底赴一場約會。
站在吊索橋頭,向西憑欄遙望,黃河上游一座橫著的大壩便出現在視野中,小浪底風景區值得去嗎,大壩中間隱約可見三個白色大字——小浪底。要一睹小浪底大壩的風采,還得再走上幾里路。
腳下的吊索橋有300來米長,橋下是寬闊的黃河,河水翻卷著浪花,急流而下。吊索橋左右輕輕搖擺,橋面上已有不少游客尖叫著、興奮地向橋那頭走去。
小浪底有著名的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本身也是秀麗的風景區。冬季,還是不要來了!周圍沒有風景,只有風!只是寬闊的湖面,看起來很壯觀!僅此而已!非常好的地方,風景非常美,非常值得看一看。黃河上較早的大型綜合性水利樞紐,地位堪。
過了橋,就是大壩濕地公園。這里有雕塑廣場、紫藤長廊、九曲橋、月牙湖、櫻花島、竹林溪瀑等景點。公園里鳥語花香,綠樹成蔭,景色迷人。但眼前越來越近的大壩卻讓人不舍得停下腳步。再走上十來分鐘,終于來到小浪底跟前。
小浪底風景區景色優美壯觀。景區又處在國家黃金旅游線路河南“三點一線”的中心部位,該景區地跨南北兩岸,南岸為崤山的東北余支,西接汾、渭盆地,東臨華北平原。北岸有太行山和王屋山,景區是以小浪底工程為依托。
這是一幅多么雄偉壯觀的水利畫卷!我仰望大壩,只見這座巨型大壩從南面的山頭一直連接到北面的山頭,全長1600多米,坡面呈梯形,有160多米高。大壩不是用鋼筋水泥筑就,而是用無數重達幾噸的赭石壘起來的。赭石俗稱紅石頭,正好給大壩涂上了一層喜慶的顏色,“小浪底”三個大字因此顯得更加清晰明亮,看上去讓人無比振奮。
往左沿山坡蜿蜒而上,就到了大壩的南頭。壩頂是丈余寬的水泥路面,兩面有扶欄,從南頭望向北頭,只見長長的壩那邊,隱隱約約,像是被一層薄薄的輕霧籠罩著。那邊設計的是出水口和大型發電機組,是大壩的重點保護部位。
1、黃河小浪底風景區分為四大精華景區:西霞湖、大壩濕地公園、張嶺半島度假區、黃河三峽。舉世矚目的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正是在此興建,這也是風景名勝區較為核心、游客較多的景區,還是值得一去的。2、碧波蕩漾的小浪底水庫。
雖不能去那上面游玩,但這絲毫沒有影響我的興致,壩里的水庫吸引了我。放眼望去,湖水遼闊壯美,水面波光粼粼、山色倒影,遠處不時傳來鳥鳴。幾只白鷺貼著水面撲棱棱地向遠處飛去,給水庫增添了許多生機。更遠處,是一片露在水面上的山頭,像島嶼,星羅棋布,以致形成了像千島湖一樣的自然景觀。據說從臨近的碼頭登舟,出入高峽平湖,一路可盡情領略母親河的無限風采。
黃河小浪底景區位于河南省濟源市西南30公里黃河中下游交界處,西起八里胡同,東至黃河西灘,長50公里。距古都洛陽40公里。這里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大河滔滔,氣勢磅礴,溝壑縱橫,坡谷相映,峰奇巒秀,姿態萬千,構成獨具特色的。
在飽覽小浪底秀麗風光的同時,我也帶著疑問陷入了沉思。這座大壩為何不用鋼筋水泥建造?后來得到答案。原來,考慮到這座壩址的地質結構,用鋼筋混凝土建造會有下沉風險,而采用這種黏土斜心墻堆石壩建造,就會解決下沉問題。這壩看起來全是赭石,內部卻有一層黏土斜心墻用于擋水,因此,大壩堅固無比。
我頓時豁然開朗。后來,我了解到小浪底還具備防洪、防凌、發電、排沙等功能,尤其是一年一度的調水調沙活動,那水流一沖云霄的磅礴氣勢蔚為壯觀,堪與錢塘潮相媲美。
返回途中,在大壩下面的濕地公園,我見到了一輛黃色的“功臣號”工程運輸車,這輛車是專門停放在公園供游人參觀的。細細端詳“功臣號”,只見它比一般的工程運輸車要高大得多,車身油漆已斑駁脫落,車廂也是凹凸不平,特別是那幾個巨大的車輪,齒痕都磨沒了。為了修筑小浪底大壩,這些車輛足足運輸了兩三座大山的赭石,難怪叫它“功臣號”。
小浪底風景區值得去。黃河小浪底風景旅游區,位于洛陽市以北40公里的孟津縣,是河南省三點一線的旅游的重要景點。小浪底水庫下閘蓄水后,形成了北方千島湖的壯觀景象,景區內游人如潮。由于景區島嶼景觀眾多、游客較難觀賞到風景。
此刻,那些為建造小浪底而日夜奮戰的建設者們,不禁浮現在我的腦海里。
值得。小浪底風景區有許多的景點,其中的是小浪底大壩。小浪底大壩是座大型混凝土重力壩,也是座跨越黃河的大壩。站在大壩上,您可以俯瞰整個小浪底風景區,感受黃河的壯美。此外,小浪底風景區還有許多其他的景點,如五龍口、黃河。
自古以來,黃河的水是渾的。而今天,眼下的黃河水是明亮、清澈、甘甜的。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m.mujiusi.com/gonglue/3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