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這次旅行
沁陽-濟源-焦作三個城市,其中沁陽和焦作可作為路過,無太多古跡內容,只有濟源不可不游,還要大游。
南濟源黃河三峽景區乃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河南十大熱點景區、小浪底之精華景區。景區位于小浪底大壩上游20公里處,總面積80平方公里。地處北部山岳旅游帶與南部黃河旅游帶(三點一線)的水陸接。
此行豫西北尋找古跡十天,其中除了安陽只有濟源是我最留戀的地方,濟瀆廟、奉仙觀、大明寺,再加上博物館,無一不厚重,無一不精美,歷史悠久,獨具特色,讓人愛不釋手,經年難忘。
預告片
濟源濟瀆廟
濟源濟瀆廟
濟源濟瀆廟
濟源濟瀆廟
濟源濟瀆廟
博愛月山寺
焦作影視城
實用攻略
一 游覽景點及交通:
這個周末我們自駕去了濟源!一、王屋山風景名勝區王屋山是我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是中國古代九大名山之一,《愚公移山》故事就發生在這里。漢魏時王屋山被列為道教十大洞天之首,稱為"天下第一洞天"。二、小溝背風景區。
沁陽到焦作班車較多;焦作到濟源早班車9:00,返回未班車17:00,15:40也有一斑。
最遠的大明寺有公交但要花1小時,打車10-12元,濟瀆廟和奉仙觀之間打車5元, 奉仙觀與博物館步行十幾分鐘。
二 住宿:
沁陽格林豪泰酒店,位置距汽車站有800米,稍遠點,在一個繁華的路口,小店飯館多方便。
焦作汽車站北廣場附近許多酒店,全部物美價廉,質量好價格低到讓我吃驚,焦作物價很便宜。小車站人流不多,附近公交線路多,吃飯方便,關鍵是上下高鐵最方便。
三 美食:沒有特色美食,隨意就好。
注:
◆ 文字下面是對應的片片
第1天,沁陽小城
3月28日,晴
濟源黃河三峽風景區濟源小浪底風景區位于黃河中下游結合部,濟源市西南30公里處。濟源黃河三峽風景區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中國最具魅力的地方,河南十大熱點,小浪底景區精華。景區位于小浪底大壩上游20公里處,總面積40平方公里。地處。
下午2:30入住到沁陽格林豪泰酒店,位置距汽車站有800米,稍遠點,在一個繁華的路口,小店飯館多方便。酒店房間較大,家具全臺面多,床品不錯,被子薄厚合適。衛浴間較小,是那種一體的,干濕用簾子分開。一次性用品較全質量尚可。前臺服務不錯。早餐10元還比較滿意。
休息了1小時。剛才在車站問了明天到濟源的頭班車9:00才有,擔心明天的任務緊張,今天多游幾個吧。
想到小地方公交車一定間隔長,干脆打車,這回在百度地圖上打車,各種車型全選,下面會給出價格范圍,比滴滴出租車便宜且接單率高,2-3公里一般就5元,5-6公里10元。缺點是定位不太準。下午3個小景點相距不遠,加上回酒店打了4次車20元,真是省時省力省心,我就應該這樣游。
第一個景點是水南關清真寺,有一座阿文碑是國家級。寺廟建筑漂亮古舊,但卻是1992-95年復建的,讓我非常遺憾。院子里面安靜得不見一個人影,在禮拜室前見到了阿文碑,一通激動卻發現下面“復制”的小字,心里又是一通涼。
這時來了一個寺院的人,告訴我原碑在禮拜室里面的小屋內,我是不能進入的,這點規矩我也懂,那就只好遺憾著了。
第二個景點是沁陽清真寺,也叫北大寺,小小的院子和建筑,這個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年代不祥,明萬歷八年重建,清代增建。由男寺和女寺兩部分組成。
現存主體建筑有廈殿、南北講堂、過廳、禮拜殿等。其中廈殿挺漂亮的,孔雀蘭色琉璃瓦覆面,斗拱浮雕花卉,昂嘴透雕張嘴龍頭。
細細欣賞還是很有觀賞價值的國家級清真寺。
最后來到沁陽博物館,天寧寺三圣塔立于院子中央,在傍晚陽光的照耀下亭亭玉立,給人一種美艷的色彩和感覺。
該塔建于金大定十一年(1171年),距今有800多年歷史。作為金代古建筑,成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三圣塔總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塔頂三部分組成。邊長8.6須彌座,承托著十三層密檐式塔身。基座南面一券門上方有青石題額一方,上書“中天一柱”四個大字,為懷慶知府張甑題。塔身各層高度由下向上逐層遞減,寬度也逐級收斂,使整體外輪廓呈拋物線形。三圣塔的造型既雄偉壯觀,又玲瓏迷人,在我的眼中更多是玲瓏秀美。
院內還有兩個唐代小塔,形態漂亮,觀賞性佳。
許多通古碑
后面還有古貼和雕像長廊,如著名的延香館貼等。
不來不知道,一看才知道這真是個很有內容的博物館,收集的這些大型展品一次性讓人欣賞個夠,是個用心的博物館。一圈游覽下來很有收獲。
第2天,濟源三大國家級寺廟
3月29日,晴
早餐在酒店用,有肉包,煮蛋肉腸,涼熱菜粥各兩種,10元質量還行。
今天的計劃是去40公里外的濟源,3個國家級寺廟加一個博物館,當天回來還住沁陽格林酒店,這樣不折騰。頭班車9:00,返回的未班車是17:00,時間夠用。
濟源黃河三峽景區 濟源小浪底風景區,位于濟源市西南30公里黃河中下游交界處 ,濟源黃河三峽景區乃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中國最具吸引力的地方、河南十大熱點景區、小浪底之精華景區。景區位于小浪底大壩上游20公里處,總面積40平方公。
10:15到達濟源車站后又確認下未班車時間就打車10元去了最遠的大明寺。
大明寺前身是軹侯祭祖的焚修香院。宋仁宗康定元年改建為寺院,名通慧禪院,金末毀于兵燹。元至元十三年,前后用三十年時間進行重修,改稱大明寺。明、清以來,多有修葺。
大明寺坐北朝南,總體布局呈長方形,保留元、明、清歷代古建筑13座40余間,依中軸線而建,左右對稱,是濟源市現存重要的古建筑群之一。
主要建筑有山門,面闊三間,硬山灰瓦頂,明代晚期建筑。
過山門來到院中,被眼前的中佛殿的造型和環境驚到了,一棵巨大的娑羅樹立于殿前,傘狀的樹冠與殿宇融和起來,形成一幅古老壯美的畫面,只可惜娑羅樹的葉子剛長出一點兒,但也是靚花了我的眼。就這一個畫面這濟源這大明寺就值得來了。
中佛殿建于元至元年間,單檐歇山頂,面闊進深各3間,平面近方形,是寺內現存的最早建筑,也是河南省建筑純度最高的四座元代單體木結構建筑之一。 其建筑手法粗獷豪放,體現出鮮明的元代工藝風格。同時該建筑還保留有宋代的建筑手法。
后佛殿,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單檐懸山頂,建造于明萬歷年間,重修于清嘉慶年間, 殿內有精美的梁架彩繪,比較清晰,色彩艷麗,很漂亮,是河南省現存完好的清代梁架彩畫,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中軸線兩側還有迦藍殿、金剛殿、地藏殿、閻君殿等明清懸山式、硬山式或卷棚式建筑。
打車到火車站前的原城遺址,就一塊牌子其它什么也沒有,哎,真是不該來呀。從這里到濟瀆廟又是近1公里,只能走著了。想著一邊走一邊找個飯館吃個午飯吧,也沒見到,只好在半路的小賣店買了幾塊餅干,還有早上的一個雞蛋。
濟源濟瀆廟始建于隋開皇二年(582年),是朝廷為祭祀“四瀆”神之一的濟水神所建。濟瀆廟坐北朝南,總體面積布局呈“甲”字形,又說為“龜”形,意為金龜探海;是歷代朝延祭祀水神的地方,是濟源規格最高的古建筑。在中軸線上有清源洞府門、清源門、淵德門、寢宮和臨淵門,龍亭、靈源閣等;兩側有御香殿、接官樓、玉皇殿和長生閣等。
哈,進來游覽吧,一院子的宋、元、明、清建筑。可寬擴的院子里面靜靜的,好像只有我一個人,徘徊在這么大一片上千年的大殿和古樹中,怎么感覺心里怪怪滴。啊呀,還是先找個地方坐下來吃點東西吧,肚子好餓,也改變一下怪怪的不食人間煙火的氣氛吧。可尋找了半天勉強找了個地方,快速吃了餅干喝了水,急不可待地開始了我的穿越游覽。
先來回顧一下剛才進來的濟瀆廟山門-清源洞府門,建于明代中期,系三間四柱挑山造木牌樓,九踩重翹重昂斗栱,比例雄渾,氣度非凡。該門是一座原構純度高,造型奇特,保留古制較多的明代木構建筑,為河南省明代木牌樓之冠。你看,果然不凡吧。
淵德門重建于明代中期,清代重修,進入此門,是濟瀆廟的中心祭祀區。
后面的濟瀆寢宮,看著不起眼,卻是建于北宋開寶六年,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造,為濟水神休憩之所。寢宮為河南省現存最早的木構建筑,它是濟瀆廟內唯一逾千年的單體木構建筑,在全國宋代木構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
過了寢宮后院是一片水域,有明代龍亭,檐柱與額枋特別碩大。此亭結構極為奇特,是一座保留有較多宋、元遺構的明代建筑。粗重的厚墻,明顯的久遠氣息。
水池對面的靈淵閣也是明代建筑。
最有趣的長生閣是清代高臺建筑,道家祈求長生不老之所。臺前磚墻中天然生出的幾棵較粗的古柏,斜斜地伸出,奇特且美感。樹干下是 “天下第一洞天”石刻,是元代大學士許有壬書,原存在王屋山,明嘉靖四十一年蔡汝楠重置于此。
東面的御香院沒有完全開放
1.濟源周邊游玩景點大全黃河三峽九里溝吳王2.濟源周邊旅游景點大全濟源兩日游第一天:吳王山景區從市區汽車站乘旅游車40公里,約一個半小時到達吳王山景區(濟源汽車站有直達旅游車,每40分鐘一班)。漢代,吳王被列為道教十大。
走了這么一大圈,很是震撼 ,被這些古老、厚重、元明甚至宋代的建筑包圍著真是無法形容的飄惚之感。
院子內還有許多珍貴的石碑,其中最有價值的靈符碑:刻于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上半部為道教符箓,其中含義至今無人能夠破解。下部為道教律令文字,乃宋徽宗以瘦金體親筆書寫,具有極高的書法藝術價值。碑刻四周刊刻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刻畫精細傳神。只是碑很不清楚,當時都沒敢確認,回來查了才確定就是這塊。
還有有唐濟瀆之記:刊刻于唐天寶六年;太子祭祀碑:刊刻于元至元九年;大朝濟瀆投龍簡記:刊刻于元至元七年等。找到好幾塊,只是都在玻璃罩內,欣賞還可以,拍照不清楚了。
院子里面還有幾個臺基和礎石,一看就是以前大殿的地基,可惜大殿早不知去向了。
哦,游得好累,時間也過得飛快。還有奉仙觀和博物館,不想5:00的未班車回去,擔心萬一,保險起見還是要趕3:40的車好。
打車到奉仙觀,奉仙觀始建于唐垂拱元年(685年),距今已有1300余年,唐代二魯真人(魯希言、魯和光)和宋代賀蘭棲曾在此修道。現存金、明、清建筑10座。奉仙觀因主體建筑三清大殿用荊木作梁,故又稱“荊梁觀”,2001年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院子雖然不大,建筑也不是太多,但仍然有它的獨特亮眼之處,進來欣賞吧。
山門為清代所建,中間甬道,兩邊各一間垂花門。正門兩側放置的是明代的抱鼓石獅。
玉皇殿建于明代,面闊三間,進深四架椽,單檐懸山頂。前檐柱為小八角形石柱,有柱側腳和柱升起,為明代建筑典型特征。殿內梁架和斗栱上明代彩畫依稀可見。
三清大殿是奉仙觀的主殿,與山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齊名,是河南省現存5座金代木構建筑中最重要的一座,也是全國重要的金代單體木構建筑之一。大殿采用了大比例的減柱造,世所罕見。“減柱造”是在古代建筑柱網平面中減掉部分金柱的做法,通過減少柱子,使室內空間寬敞。三清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原本應該有八根立柱,建造者卻獨具匠心,僅僅使用兩根后金柱,使屋頂重量大部分集中于二梁二柱之上,令人嘆為觀止。
罕見的用材,荊木、柿木、棗木、桑木諧音“今、死、早、喪”,十分不吉利。三清大殿卻一反常態,將這四種不常用的木材集于一身,作為棟梁之材,確屬罕見。懸掛于柱子上的清代木牌上記錄著四根木材的來歷。
濟源雖然沒有河南其他城市有名,但是里面的旅游景點也不少,挺不錯的。吳王風景區這里是全真教的圣地,中國九大名山之一,道教十大洞天之首。東臨太行山,西接中條山,北臨太岳,南門黃河。地址:濟源市五龍口風景名勝區這里。
逗留在三清殿內很久,反復欣賞拍攝那4個大梁柱,清晰的標記著荊木、柿木、棗木、桑木,沒有上漆本色出現,最是讓我喜歡。
時間真的是不多,不舍也得走了,800米就是濟源博物館。進來就發現是個相當不錯的小城博物館,講了濟源的歷史,出土的文物。濟源有歷史從商開始一點點講來;文物也是不錯,不乏精美藏品,并沒有復制。
其中漢代的燒烤爐簡直同現在的一模一樣
黃河三峽景區 這里是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這里山水交融,形成了北方少有的山水秀麗之景。地址:濟源市下冶鎮黃河三峽景區 濟瀆廟 濟瀆廟是中原古代建筑的“博物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河南省保存最大的。
還有漢代雜技的彩陶,嘿,好精彩呀!
共3個展室另加1個畫展。但連續游了幾個小時了,很累了,又想趕3:40的車回去,雖然有不少驚喜,但還是沒過細看,其實看博物館真的不能著急。
打車3:30回到汽車站,時間一點不富余,午飯也沒時間吃,干糧還是快速吞下去的。這一天3個國家級加1個博物館都非常棒,不虛此行。
下車在回酒店的路上買了涼皮、鴨頭和奶茶,這樣就不用再費力出來了。進房先躺下歇我的腰,然后洗澡,再慢慢吃喝,很是不錯的安排。這就是獨行的美好和自在,越來越喜歡這種最適合自已的旅行方式了。
第3天,博愛月山寺-焦作寨卜昌古村
3月30日,晴
7:00去吃了酒店的早餐,然后乘車到博愛,在一個路口下車,感覺車行的路線很隨意,那么我回焦作要在那個路上等車又成了問題。
百度打車去月山寺,不是國家級,但從照片上看還不錯,時間也有就還是去游一下吧。月山寺依山而建,在當地的香火很旺,在佛教歷史上地位好似較重要。可惜沒有保護好,古跡不多了。現存古建筑主要有迎風壁一座,玉碑亭兩座,藏經樓一幢和磚塔十一座,其余如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等均為在原址上重建。所以只是個省級重點吧。
將包存在了入口處,還要走近1公里才開始爬山,山雖不算太高可也不低,對于我來說也不容易了,可既然來了還是要上去呀,慢點吧。
上了108個臺階,又沿轉山渠走了一段,才到達寺院,坐下休息打量院內的大殿,都是新建筑了。哎,那兩個紅紅的碑亭肯定是老的,看了介紹果然是明代嘉靖年的舊建筑,里面是漢白玉石碑。
再繞上一圈是最高處的大士閣,也是個三層的新建筑,介紹中的其它古建筑也是沒見到呀!沒什么收獲的景點,還爬了好高的山。
在進口存包時,從工作人員那得之,下山不遠有個8路就直接到焦作火車站,便決定放棄西關清真寺,下山就8路吧。一是身累心累,二是不知那種到焦作的班車行走在那條路上。河南的這種司機、景區環衛工等工作人員性格作風挺不理想的,雖然自已地位不高,可對說普通話的外地人不友好,想問明白個事情費勁兒,有時態度惡劣,讓人不舒服,還是不求人不問的好。
取了包包要走1公里多路呀,人家告訴時說不遠,地圖上感覺就1公里吧,可不知是爬山累了還是背著雙肩包有點重,感覺好遠呀!嘆氣,其實這個博愛沒必要下車,直接到焦作就算了,月山寺又不是國家級,或者只去個國家級西關清真寺就對了。
好不容易走到了8路車站,還好有兩個人在等,不會搞錯地方,還有小凳子坐。8路的終點就是今天準備入住的派酒店,下車四周一打量沒有什么吃的,中飯還沒著落呢,只好去對面買了華萊士的套餐,進房間休息后吃了。
由于后天一大早的高鐵,便入住在火車站附近的派酒店,位置很好,門前多條公交,房間面積較大,家具臺面也不錯,活動方便。衛浴間也是干濕分開,對于100出頭的價格真是超什了,唯一對應廉價的是燈光太普通了。
行程的最后一站焦作,是華夏民族早期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有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是司馬懿、韓愈、李商隱、朱載堉、許衡及竹林七賢山濤、向秀等歷史文化名人故里。一路過來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焦作的公交毫不遜色于一線城市,主要路線都有專用快速道。
休息了一個小時,看了地圖上到去寨卜昌古村的22路的始發站就在酒店旁邊,是定點班車,百度上給的時間是下午2:30發車,5:30返回,中間有2個小時的游玩時間正好,若是明天上午時間就不合適了,7:00發車,從寨卜昌12:00才返回。便2:10到總站問了一下, 時間沒變,那就現在去了。1小時的車程,3:30到達上寨卜昌。
寨卜昌是個古村,也是國家級,少量建筑屬明末清初者外,大部分建筑為乾隆、嘉慶和道光時期所建。寨卜昌村為武王伐紂時占卜得“昌”之地,是一座具有軍事防御體系、功能齊全、布局完整的村寨,可惜沒有完整保存下來。
下午有2個單位在參觀,還有個本村的導游在講解,聽了一會兒沒什么收獲。便自已按地圖走走看看吧。
村子是挺大,但保護得不好,摻雜是新民居太多了。經典的老建筑只有3個院子,一個是建村者王洋后人的院子,高高的門樓非常氣派,這里的建筑猛一看有點同山西風格,但再看就不一樣了,墻和門樓都很高,門楣上有粗重的雕花,總體風格粗獷豪放,這是豫西北的特色。
可惜王洋家漂亮的門樓里面住著人,不能參觀 。
第二個院子是王氏宗祠,可以入內參觀。門前多通石碑,為清代之后的。
地址:濟源市下冶鎮逢北村開放時間:8:00-18:002、黃河小浪底風景名勝區舉世矚目的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正是在此興建,不少景區在這里被開放,而在這個景區是游客比較多的。它代表著中國治黃史上的豐碑,同時它還是世界水利。
第三個院子最為精美,民國三十六年為晉冀魯豫野戰軍第九縱隊司令部占用過,現在是個紀念館,可以參觀,院內建筑上布滿了精美的木雕,花窗也是非常漂亮,細致而繁復,是難得一見的藝術品。我在這個院子里面流連的時間最長,是整個寨卜昌的精華。
其它3號院、5號院的都是不開放的,從介紹上感覺好像許多內容,其實就以上3個院子。村子轉轉,還可見到幾個有模有樣的門樓,一個小時就可結束游覽。
5:30時22路公交按時到達,順利回到酒店,在火車站下車,想瞅瞅進站口的位置,后天一大早的火車。可下車的是南廣場,又坐了2站在北廣場下來,發現在修,有圍欄不能進出站了。又是個新情況出現了,因為早上的火車才入住到車站附近,可確沒想到北廣場會不能用,在去哪兒網上查了查,南廣場附近只發現了一個酒店,北廣場這邊一片酒店,原來,車站的南邊是馬路,再南邊就是河了,沒有其它地方了,所以也沒什么酒店。沒辦法了,看看究竟酒店到進站口有多遠吧。
附近又沒發現合適的飯館,只好吃了沙縣小吃,也不好吃。
第4天,焦作影視城-博物館
3月31日,晴
酒店有7元錢的早餐,煮蛋、饅頭、1涼2熱加1咸菜,2種粥,也算可以吧,我就是喜歡早餐中的菜,多吃點菜,中晚飯就不必找菜了,我一個人吃小吃更合心意。
派酒店前面就是公交車站,去影視城的13路間隔很短。8:30到達。
焦作影視城是九幾年建的,共3個景區,周王宮、楚王宮和市井街。一大早也有2大撥游人,游覽氣氛還不錯。我的目地是想來看看和感受一下漢代、三國時期的電視劇中的場景,及那個時代的建筑風格。我游的影視城不多,前幾年去銀川時游了西部影視城,還是那個帶勁兒,那本身就是在古跡上改造的,城墻和許多房舍就是古跡。
休息到下午1:30出發博物館,呀,焦作博物館沒有什么建筑,簡單的一個院中的小門,二級博物館就是差點意思,經費不夠呀。進去的第一層就沒頭沒腦地介紹起文物修復的工藝流程等,配以圖片展示,感覺有點奇怪的博物館。一層走完來到二層是收集的近代紀念品,都是些紀念牌、與洋人的合同書等,沒什么意思。三層才是焦作出土的文物,從商到清代,有銅器、陶器、玉器、錢幣、書畫、石器、木器等諸多種類,其中漢代陶倉樓最為搶眼、展品多且形狀多樣,色彩艷麗,以前在別的博物館真的沒見過幾個,全都沒有這里的漂亮,今天這個陶倉樓是此來博物館最大的收獲。
我的計劃中還有個放棄的山陽故城,剛才在展品中又見到了照片,查下地圖離博物館不遠,應該去瞅瞅的。可在公交車站等了半小時7路也沒有,對面也沒有,又是應該修路改道了。算了沒緣份。
回酒店里在火車站下車,從地下橋洞向南廣場走走,看看多遠,走了幾分鐘就感覺不遠,小火車站也沒多大,明早走路過去沒問題,心時有底才踏實。
晚飯就在對面的粥店用,八寶粥、豆餡餅、水煎包,還有小咸菜,晚飯倒是很舒服。又打包了一個茶蛋和水煎包,作為明天早餐吧。
第5天,結束行程
4月1日。
不到5:00就醒了,5:45下樓退房,10分鐘就走到火車站了,天剛蒙蒙亮,街上有車也有電動車,不是太害怕。在候車室坐了10分鐘才檢票,車上不很滿但人也不少,開車后睡了會兒,沖了咖啡,在車門人少處吃了雞蛋和小包子。4個小時多點兒就到達北京西站了,行程結束順利回家。
總結起來此行程雖然艱難,但比預想的還是好些,最擔心的交通有好有壞,加上我的包車和打車,也算走下來了。文物欣賞方面雖沒有太多驚喜,但也收獲多多,找到的23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各有獨到之處。但總的感覺河南文物沒有山西的觀賞性高,除了國家級其它就沒什么可看的了。
而且所有景點古跡,全部開門迎客,疫情開放后真是個出行的好時節呀!
3年前的行程,終于在我的精心策劃和不懈努力下完成了心愿,佩服自已!只要父母安好,疫情平穩,其它幾個心愿也要一個個完成,愿得道天助。
圖文 太空精靈, 常駐北京
熱愛旅行的處女座攻略控、古跡控,多平臺旅游達人。
原創游記,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或用于商業用途,如需它用請私信作者。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m.mujiusi.com/gonglue/6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