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如刀削斧砍般的絕壁,出現了一排“窗口”,如同火車車窗延展開去。突然,一輛汽車出現在一個窗口,接下來出現在下一個窗口,原來,一條鑲嵌在峭壁懸崖上的公路,就隱藏在“窗口”后面。
不同于平地修建的道路,現代化的筑路工具在這里完全派不上用場,要在這樣筆直的懸崖上修建一條公路,需要人力一點點地錘,一點點地鑿,需要的是非凡的勇氣、毅力和耐心,這才有了分布于祖國各地、能夠刺激你腎上腺素飆升的掛壁公路。
河南 · 郭亮掛壁公路
印度板塊向歐亞板塊的猛烈沖擊,形成了太行山陡峭的山崖和縱深的峽谷,其中南太行峽谷的深度、長度和寬度更是驚人,而且絕壁筆直如削,無法修筑盤山路。
新鄉免費的旅游景點有:新鄉博物館、鳳凰山森林公園、羅姐寨、同盟古鎮、京華園、衛輝獅豹頭鄉里峪村。新鄉博物館平原博物院是全國重點博物院之一,藏品非常豐富。1949年8月-1952年4月,設立平原省,新鄉市為平原省省會。平原博。
但這絲毫不會阻擋當地人與外界溝通的期望,于是便有了位于河南省新鄉市輝縣沙窯鄉郭亮村的這段掛壁公路,它可謂全國知名度最高的掛壁公路。
八里溝景區,位于新鄉市輝縣上八里鎮深山區,河南省新鄉市西北50公里處,太行山南麓,河南、山西兩省交界之處,海拔在300米至1700米落差地帶,總面積42平方公里,屬典型的南太行風光,是國家級4A級景區、國家地質公園、自然獼猴保護區、河南省著。
在這條公路出現前,地處太行山腹地的山與山之間小盆地里的村莊,如同一座閉塞而原始的人文孤島,疏于與外界溝通。
上世紀70年代,郭亮村的13位村民,在不借助機械電力的情況下,硬是用雙手在絕壁上一點點用錘子鑿出來了這條蜿蜒于絕壁之上,看似驚險、景色絕美的郭亮掛壁公路。
1、萬仙山景區新鄉萬仙山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內的休閑旅游勝地、避暑基地、影視基地、寫生基地和拓展培訓基地。景區由中華影視村郭亮村、清幽山鄉南坪、人間仙境羅姐寨三個分景區組成,位于河南。
山西 · 穽底掛壁公路
同樣地處南太行峽谷中的山西省長治市平順縣的穽(jǐng)底村,其隱秘程度不亞于郭亮村。村名中的“穽”意為很深的坑,可見,穽底村村民的居住地點是四面環山的山谷中。
和郭亮村不同的是,地處晉豫古道邊的穽底村曾經繁華過,特別是明清時期,這里商鋪林立,商人、游客皆匯聚于此,異常熱鬧。
不過這里同樣面臨交通不暢的問題,最初村民在村子的西南方修了一條有1800多級階梯的石梯,因為攀爬時會費力地發出“哈嘍哈嘍”的聲音,這段階梯得名“哈嘍梯”。
1997年,通村公路修建;2001年,1.5公里的掛壁公路打通;近年來砂石掛壁公路鋪成了水泥路面,不但村民出行更加方便,更是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原本閉塞的小山村成了“網紅村”。
貴州 · 石板河村掛壁公路
1、新鄉萬仙山:國家級4A級風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是國內著名的休閑旅游勝地、避暑基地、影視基地、寫生基地和拓展培訓基地。該景區位于輝縣市西北部太行山腹地沙窯鄉境內,總面積6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672米,距。
貴州省的山地和丘陵占了貴州總面積的92.5%,這恰恰應了那句老諺語——地無三尺平。在這樣的山地大省,掛壁公路并不罕見,其中以位于畢節市赫章縣石板河村的掛壁公路最為出名。
新鄉一日游必去的地方有:西嶺古城、太行山、洪湖濕地公園、黑龍江滑雪場等。西嶺古城是新鄉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游客可以在這里欣賞古建筑,了解古代文化,還可以參觀古跡遺址。太行山是新鄉最著名的自然景觀之一,山上有許多。
這條道路開鑿于村旁的川溝大巖上。從2000年開始,當地村民歷經3年,用鐵鍬、鐵錘等工具,一點點在懸崖上鑿出了一條人行便道;5年后,拓寬成了可以通車的公路;8年后,它被改建為水泥公路。這條不到500米的掛壁公路,大大縮短了當地村民的進城時間。
掛壁公路修通后,還有護路員每天堅持巡護、清掃、除險,保證這條道路的安全通行。
2020年12月21日,貴州畢節
黃啟富在清掃石板河村掛壁公路
有了這條掛壁公路,石板河村村民都住進了磚房,石板河村實現了整村脫貧。不少游客也因為這條公路慕名來此參觀,讓更多人知道了這座曾經閉塞的小村。
重慶 · 巫溪蘭英掛壁公路
地處青藏高原與長江中下游平原過渡地帶的重慶,有“山城”的美譽。重慶最高峰位于巫溪縣東部邊緣的陰條嶺,我們要講到的掛壁公路,就在陰條嶺中蘭英大峽谷的絕壁上。
為了改變交通不便的現狀,當地村民50多人,歷時4年多,在落差達到1500多米的“老虎嘴”崖壁上,摳出了這條全長1500多米的“天路”。
如今,觀景平臺、登山步道等相繼建成,蘭英掛壁公路開始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點。
陜西 · 西方溝掛壁公路
位于陜西省寧強縣的西方溝掛壁公路,是西方溝村村民走出大山的主要交通要道。
這條掛壁公路于2000年開始修建,2006年竣工。長約一千多米的掛壁公路環繞在山崖上,形成“之”字型,與奇峰險山和溪流峽谷為伴,不僅解決了西方溝村村民的行路難問題,還成為寧強,乃至陜西最美的掛壁公路。
河北 · 峽溝村掛壁公路
這條公路開鑿于上世紀70年代,同樣是靠人工一點點鑿出。公路全長不足600米,高于水面數十米。
走入洞中,每前進幾米,公路旁就有可以透光的“天窗”,不但利于天然采光、通風,更是最佳觀景臺。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m.mujiusi.com/gonglue/6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