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福建省直文旅系統引發了熱烈反響,省文旅廳黨組書記及班子成員結合主題教育,帶頭深學深悟,帶頭領學講學,結合大調研帶領廳機關相關處室負責人赴廳屬單位召開學習座談會,開展學習研討,加深理解把握,指導工作實踐。大家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深入闡述,擘畫提出了“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新概念,發出振奮人心的偉大號召。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高瞻遠矚、總攬全局,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大家紛紛表示,要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全面推進文化強省建設,在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中體現文旅作為、展現文旅擔當。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福建博物院院長傅柒生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非物質文化遺產處二級調研員蘇文暉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為我們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推進文化強國建設、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將以時不我待的歷史責任感,加強非遺系統性保護的研究,全面準確理解并深入實踐探索,推進非遺系統性保護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我們將認真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把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切實運用到新時代非遺保護的具體工作中去,堅持人民至上、堅持系統觀念、堅持自信自立,以歷史主動精神,敢做善成,不斷開創福建非遺保護新成果,開辟福建非遺傳承新天地,開拓福建非遺保護新局面。
福建省歌舞劇院黨總支書記、院長孫礫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全面總結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進一步闡明“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鮮明提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重大課題,為我們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在學習中加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創作與傳播,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以創作為核心任務,以演出為中心環節,用心用情創作更多的精品力作,在新的起點上爭優、爭先、爭效,努力履行好國有文藝院團新時代新的藝術使命。
福建芳華越劇院黨總支書記、院長鄭全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我們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指明了前進方向。在新征程上,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更好擔負起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文化使命。我們要深刻理解“兩個結合”的重大意義,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和智慧,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以創新創造激活傳統文化、以時代精神賡續中華文脈,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我們將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進一步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充分發揮國有文藝院團的擔當精神,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以創作為中心任務,以演出為中心環節,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加強藝術創作、文藝演出、藝術普及等工作,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圍繞打造“尹派越劇傳承基地”目標,全力做好保護、傳承、傳播、發展工作,團結引導廣大演職員始終堅定正確方向、堅持服務大局、堅守人民立場,推出更多有筋骨、有情懷、有溫度、有“?!蔽兜摹伴}派”文藝作品,更好地聚人心、暖民心、強信心,為文化強省建設作出新貢獻。
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主任鄭金龍
兩岸一家親,閩臺親上親。福建與臺灣隔海相望,是80%以上的臺胞祖籍地,閩臺文化一脈相承,在對臺文化交流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方面承擔著特殊使命和重要責任。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心靈的根脈和歸屬。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堅守中華文明統一性,以閩臺文化為依托,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閩臺文旅交流活動,凝心聚力,傳承中華文脈,增強臺灣同胞對“根”“祖”“脈”的認同,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貢獻一份文旅力量。
福建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永平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是對“一個國家生生不息的歷史文脈,如何傳承賡續?一個民族綿延不絕的悠久文明,如何發揚光大?”這樣的重大問題進行深邃思考后,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進行的全面系統深入闡述,是振奮人心的偉大號召,為福建在新形勢下推動考古工作向更高水平發展指明了方向。
福建閩越王城博物館黨支部書記、館長樓建龍
根深葉茂,本固枝榮。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強調了要在新的起點上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求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這個時代的新文化。
武夷山城村漢城遺址代表的閩越文明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共融共生共發展的生動案例,2022年12月獲批成為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在新時代的建設征程中,我們一定要做到勇于擔當,推動考古研究、遺址保護成果的轉化與傳播,提高遺址公園吸引力,發揮好遺址公園的科普功能,讓陳列在大地上的遺產“活起來”。任重而道遠,我們將從考古研究、遺址保護兩大基礎工作做起,通過展陳、文創、研學等多種途徑,努力實現城村漢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新發展、新突破,保護并弘揚好這塊彌足珍貴的“文化國寶”。
福建民俗博物館黨支部書記、館長 陶武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給了我們極大的鼓舞,福建民俗博物館作為一所專題類博物館,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立足八閩大地,走好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道路。進一步加大民俗文化研究宣傳力度,搭建文化推廣平臺,以賡續傳統、面向未來的精氣神保護好、傳承好、發展好福建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帶給廣大人民群眾源源不斷的文化獲得感與幸福感。
本文由nvshiwu發布,不代表挺會玩兒立場,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m.mujiusi.com/gonglue/8895.html